雖然餐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是很多人在挑選的時候卻拿不定主意。其實仔細一想這和用戶真沒多少關系。畢竟整個餐桌的市場魚龍混雜,材質、價值更是參差不齊。所以餐桌的挑選,真可謂是一門學問。
那麼,到底什麼樣的餐桌最值得投入呢?挑選的時候有什麼可以參考的經驗嗎?接下來,美家指南來分享一下挑選餐桌的「5不買」原則,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。
1、不買「圓弧腿」餐桌
如果只是看中了「顏值」,那我建議你不要考慮「圓弧腿」餐桌。
像上面這種圓弧腿餐桌,實話實說,顏值確實很高,也非常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,它的實用性一塌糊涂。
當家里來客人后,就會發現坐在圓弧腿餐桌兩端的人非常「憋屈」。不僅餐桌中間的菜不容易夾到,而且連腿都伸不開……
這種雞肋的體驗,真是太令人尷尬了。
2、若是空間允許,不買「長方形」餐桌
注意我的用詞:「若是空間允許」,不建議買長方形餐桌。
不可否認的是,現在在家具市場,長方形的餐桌占比是最大的。但是它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同樣很尖銳。
正如上面我提到的那樣,坐在兩端的客人,依舊會遇到夾菜難的問題。或許,對于這樣的體驗,很多人不重視。實際上,只要自己坐上去體驗一下,就知道有多雞肋了。
所以,若是空間允許,最好還是選擇「圓形」餐桌。
實際上,圓形餐桌所占有的面積,并不比長方形餐桌大多少。只不過它對餐廳的面積要求比較高。
另外,如果仔細思考一下會發現,自古以來,圓形餐桌都是主流,其次是正方形為主的「八仙桌」。在我看來,無論是圓形餐桌還是正方形的八仙桌,之所以受到認可,是因為它是老一輩人用經驗換來的。因為這兩種餐桌,都完全照顧到了餐桌上的每一個人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兩種餐桌,要比長方形餐桌更人性化。
3、不買「外八腿」餐桌
市面上很多餐桌,都是「外八腿」的設計。但是這種設計有時候會發現很不合理。
或許是為了考慮到「穩定性」,但是它卻犧牲了擺放的合理性。
當將外八腿餐桌的頂端與墻面對齊時,會發現其靠近墻根的兩條外八腿,會被踢腳線「耽誤」。所以就導致了餐桌的桌面與墻面總會有一道縫隙。
對于處女座的人來說,這是難以接受的。
相比之下,像上面這種「直腿」的餐桌,顯然更加合理(與墻面完全對齊,沒有縫隙)。我家在裝修完家具進場的時候,就考慮到了踢腳線的問題,所以選擇了直腿餐桌。在使用的這段時間里,發現它的穩固性還可以,并沒有像不少人說的那樣不如外八腿穩定。
4、不買「巖板」餐桌
幾乎已經爛大街的巖板餐桌,它真的是太火了。但是有多少人跟風,就有多少人踩坑。
首先必須要承認,「巖板」餐桌的確非常大氣,而且也耐熱、耐剮蹭,但是這些優點,擋不住它的缺點。那就是「太脆」了。
而且巖板餐桌的市場太混亂了,很多廠家的巖板餐桌,要麼厚度不達標,要麼就是工藝不達標(3mm背面要加一層背網),再有就是支撐點設計不合理。這些都是后期「碎裂」的主要原因。
5、不買旋轉餐桌
盡管旋轉餐桌有它的優勢,但是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,完全沒有必要去投入。
本身餐桌的直徑就不大,甚至伸伸手就能夠到,所以選擇的旋轉餐桌就變得毫無價值。從另一個層面來說,在大多數家庭面前,旋轉餐桌只不過是一個「噱頭」。
當然了,不可否認的是,對于大戶家庭來說,吃飯的人數多,或者經常聚餐,那麼有必要考慮大直徑的旋轉餐桌,以此來照顧到每一位客人都能夾到每一種美味。還是那句話,旋轉餐桌并不是每個家庭都適合的。所以不要盲目跟風,最后發現「旋轉」成了擺設。
說在最后:
餐桌,說到底還是吃飯的家具, 只要滿足「人性化、實用」就足夠了,完全沒必要投入太多。而且只要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坐在一起,再低端的餐桌,也能體現出它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