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初不懂裝修犯下的6個裝修失誤,雞肋極了,勸大家別跟風

小魚 2022/07/01 檢舉 我要評論

很多人在裝修時,雖然忙前忙後的好幾個月,很多地方都是自己親力親為,自己設計,但是最後入住的時候,還是會發現有很多因為不懂而犯下的裝修失誤。有些失誤甚至是當初自己覺得不錯,強烈要求裝進入,最後發現根本很「雞肋」。

1、玄關鞋櫃裝半截

對于普通剛需家庭而言,一個美觀實用的玄關鞋櫃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上圖這樣的:

1,底部離地15公分左右,方便鞋子伸腳就能穿脫,底下留插座方便掃地機充電又隱形好看;

2,換鞋凳上鏡子配衣帽鉤,凳下設敞開式開門櫃方便又順手;

3,抽屜配上下吊櫃,能放鞋也能收納生活雜物。

追求簡約版省略換鞋凳也行。

而我家在裝修新房子的時候,為了所謂的「美觀精緻」「舒適通透」,在玄關有條件安裝「通頂」鞋櫃的前提下,安裝了上圖這種半截高的鞋櫃搭配背景牆;到入住一段時間才發現非常不實用,玄關生活雜物無處收,檯面上不僅被不捨得丟掉的購物袋所霸佔,疫情期間口罩也擺放在檯面上,不整潔也不美觀。

2、餐廳沒做餐邊櫃

在裝修房子之前,總感覺餐邊櫃很雞肋放不了什麼東西,也會讓空間顯緊湊。

到房子入住以後才發現餐邊櫃的重要性,因為餐桌一角總被一些生活雜物所霸佔;這些東西在這裡使用非常方便,而人由于有生以來的「惰性」,用完立馬收回到其它較遠的收納櫃去,總是沒那麼勤快。

看過很多屋主的家裝案例後發現,其實一個餐邊櫃佔用空間並不需要很大;深度25到30公分的櫃體即可滿足餐廳的收納需求,就近收納日常生活更方便順手。

如果餐桌附近有非承重牆,可以像上圖這位屋主一樣,牆上設計一個壁龕是最完美的解決辦法。

還可以在餐邊櫃下方留個「洞」,將餐桌一頭插進餐邊櫃內,減少了餐桌佔用過道的空間,又起到了收納功能。

或是用卡座代替傳統餐桌也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,將左右兩邊設計成餐邊櫃,即滿足了收納需求,空間又有整體感。

3、只用來晾衣服的陽臺

裝修只考慮到陽臺的晾曬功能,沒有考慮到其它使用功能;于是乎陽臺沒有安裝電源插座,也沒有接上水路。洗衣機只能放在衛生間,很占地方,後來再想買烘乾機,也因為沒地方放而放棄。

4、客廳用傳統三件套

什麼是客廳傳統三件套?帶轉角貴妃坐的大沙發、笨重的大茶几、低矮的電視櫃;這三件套或許在別人家還實用,在我家真心不實用。

因為我與先生都屬于滬漂,父母都不在我們生活的城市,平時便沒有什麼親戚來家串門,平時跟朋友聚會什麼的基本在外面,大沙發就是擺設。

花了好幾千入手的大茶几有了孩子以後被我花50塊請人搬走了,原因太占空間、減少了孩子的活動空間。

成品低矮電視櫃不僅背後是一排衛生死角,由于太矮、收納功能有限,目前電視櫃上堆滿了各種兒童玩具收納盒,不僅難看打掃衛生也麻煩。

如果有機會再裝修,傳統的客廳「三件套」肯定不要了;電視背景做成滿牆背景櫃,電視機也不要了、用投影布代替得了,日常一家三口三人位沙發也夠用了;茶几這麼雞肋的東西就不要了,沙發旁擺張小邊幾就夠用了。

5、電視背景牆滿裝玻璃鏡

玻璃鏡能起到擴大空間的視覺效果,但是裝在電視背景牆處真的是傻了;不僅影響看電視的視覺效果,平時即便坐在沙發上休息也有種眩暈感,非常不舒適。

6、兒童房裝高低床

開始抱著可能二胎的打算給兒童房配置了高低床,實際上卻並不實用,因為孩子爬上爬下還是覺得不安全,睡在下鋪又比較壓抑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